新闻资讯

公司新闻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西安品茶工作室,如何才能泡出红茶的香甜感?简单7个步骤,直接照搬就行

发布时间:2025-06-03

西安品茶工作室,如何才能泡出红茶的香甜感?简单7个步骤,直接照搬就行

蝉鸣撕开溽暑,芭蕉叶在炽白日光下卷起绿边。


在空调外机的嗡鸣声中,茶友小刘从檀木茶箱中取出一套素白盖碗。


琉璃公道杯折射出冰裂纹般的光影,天青品茗杯如盛着半汪湖水。


茶案上,摆放着我们家的新品桐木野生红茶《翠野逐风》。


友人踏着热浪推门而入,额角沁着汗珠:“这天气喝红茶?”


小刘唇角微扬,指尖掠过温润茶器:“俗话说的好,以毒攻毒,暑气愈盛,愈需以热制热。”


“你正巧赶上时候了,有口福了。”



“太好了,快展示一下你最近刚学习的红茶冲泡技巧吧!”


“没问题,今天就让你见识下,什么叫教科书级别的红茶冲泡。”


“好耶好耶!”


“但是喝完要收费的哈~”


窗外知了长鸣,仿佛在为这一场关于冲泡红茶的艺术制作开场曲。


其实泡红茶一点都不难!


只要掌握以下这七个步骤,就可以轻松泡出香甜馥郁的红茶茶汤。




《2》


俗话说的好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第一步自然是准备茶具。


一个110毫升的白瓷盖碗,一个玻璃公道杯,还有根据喝茶人数准备的品茗杯。


泡红茶就像导演选角,盖碗、公道杯、品茗杯这“铁三角”缺一不可。


盖碗选白瓷薄胎款,不仅不会吸色吸味,外翻的碗口还不易烫手。


除此之外还能清晰观察茶叶的舒展程度,并且容量110毫升的盖碗,适配大部分的红茶。


挑选玻璃公道杯时,最好选择带鹰嘴的设计,这样倒茶时不容易洒漏。


琥珀色的茶汤在透亮杯身里流转,单单看着就感到治愈。


品茗杯忌用厚重的马克杯,笨重,沉闷,不方便抓握。


选择蛋壳瓷杯最妙,杯壁薄如蝉翼,茶汤触唇瞬间就能感知温度变化。


切记别用紫砂壶泡高香红茶!


紫砂气孔会吸走茶香,尤其像祁门红茶的“似花似蜜似果”三重香,吸一口便少一分。




《3》


第二步是称重投茶,这其中可是大有门道的。


许多人为了图方便、省事,会随心所欲地胡乱抓一把冲泡。


万万不可这样做,泡茶不能一点都不讲究!


投茶多了,茶汤滋味容易过于浓重,少了,又太寡淡了。


所以,请记住以下这个茶水的黄金比例:


5克茶配110毫升的盖碗,这样的比例泡出来的茶汤浓淡才适宜。


称重时,芽茶类红茶,如金骏眉,5克茶叶约铺满盖碗底,像给碗底织了层金丝毯。


条索茶,像祁红香螺,5克茶叶如蜷缩的松针,投进碗里时会沙沙作响,好听极了。


碎茶类,如传统祁红,务必用茶则称重!


因为碎茶容易“虚胖”,看着一小撮实则已经超量。




《4》


第三步是烫壶温杯,温杯如暖场,像跑步前需要热身一般,茶具开始工作前也是要做热身的。


烫壶温杯,不仅能杀菌消毒,还能消除水味,让茶具的温度快速提高。


温杯时注意盖碗要先淋外壁再注内膛,从外到内,循序渐进。


公道杯要像蔡依林《舞娘》中唱的那样“旋转跳跃永不停歇”,方方面面,旋转着浇透。


品茗杯就倒满热水,静待一段时间,让它安静地泡一会温泉。


干茶投入温热的盖碗,盖上盖子,轻轻摇摇,就是俗称的摇香。


打开一般的盖子,就可以闻到馥郁舒爽的甜香。


假如没温杯,那么冷杯子会瞬间吸走茶汤的温度,红茶还没绽放就被“冻僵”,泡出的茶汤自然又薄又涩。


所以,为了泡出好喝的茶汤,温杯这一步还是不要省略为好。


毕竟泡茶的每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、循序渐进的,没必要偷这一时的懒。


温杯后把热水倒入水盂,如果你会听到“滋啦”一声,那就是茶具在说:“我准备好啦!”




《5》


第四步就可以准备用沸水冲泡了,毕竟只有沸水才可以释放茶叶深层次的养分和鲜甜醇厚的口感。


比如我们家的新品桐木野生红茶《翠野逐风》,沸水冲泡后,丰腴的香气萦绕,有花香、蜜香、还有焦糖香和轻微的桂花香。


茶汤入口,仿佛误入了丰收时的果园,身和心都留在了回甘里,香气馥郁,让人流连忘返。


烧沸水时,水面要是冒起了鱼眼泡,这时候冲茶最给力。


当你用85℃的水温冲泡正山小种时,会发现松烟香仿佛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娇羞美人,千呼万唤也唤不出来。


这时不妨换100°C的水温,你会惊奇的发现,沸水一浇下去,所有香气仿佛看到鱼食的小鱼般,纷纷从池底争先恐后地游出来。


沸水冲泡,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出错的冲泡技巧。


无论是红茶、白茶、还是绿茶,闭眼用沸水冲就完事了,不要去纠结其它的水温。


至于那些认为沸水会烫坏茶叶的言论,当乐子听听就完事了。


请记住,真金不怕火炼,好茶不怕水沸。




《6》


第五步是环壁注水,注水如作画,环壁高冲可以唤醒茶叶沉睡的灵魂。


所谓环壁注水,将烧水壶的壶嘴提至盖碗上方,尽量放低位置,以盖碗内的干茶为中心,均匀打圈环绕。


等到注水的水位线接近碗沿时,就可以收手完成注水。


水流顺着碗沿旋出漩涡,茶叶像在跳华尔兹一般绽开优雅的舞步。


冲泡芽茶时要温柔地画圈,冲泡条索茶时得用水柱冲开它们紧抱的臂弯。


有些视频中对着茶叶中心猛灌的手法,是错误的,千万不要学!


直楞楞的水柱冲击力较大,会把茶击伤,因此首泡的茶汤就容易渗出苦涩味。


当你学会环壁注水的手法时,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,更是一门独属于茶叶的艺术。


当你注水时,会看见茶叶在盖碗的水流漩涡里舒展。


金骏眉的芽头缓缓挺立,像水中绽放的金色蒲公英,极具观赏性。




《7》


第六步是快出水,多一秒都会增加茶汤苦涩的风险。


盖碗泡茶切忌闷泡坐杯,前5-6冲都需要快出水,从注水到出茶汤大概要7-8秒。


基本注水结束后就要合盖出汤,不要犹豫,犹豫就会败北。


一旦犹豫,无形中就在进行闷泡,倒出来的茶汤就会苦涩难咽,并且茶汤的香气已经大量挥发掉了,喝起来跟喝中药没什么区别。


这时不如在心中默念《心经》!


从“揭盖注水”到“合盖出汤”,正好默念完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


如果还是忘了计算出汤时间,那么第二泡时立刻减5秒,可能还能挽回部分的茶味。


并且闷泡出来的茶汤,口感会过于浓重,营养物质的含量容易过高,过度,过强。


普通人的口腔、胃肠、心脏,可能无法承受。


总的来说,好茶不闷泡,好茶不闷泡,好茶不闷泡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




《8》


最后一步,是要沥干茶汤,沥干如断舍离,一滴不留才专业,不然会影响下一次的冲泡。


沥干茶汤的技巧是:用手腕的力量翻转盖碗,大部分茶汤出尽后,用力甩三下,或者重复动作,重点是要确保茶汤沥干。


沥干后才能保证每次泡出来的茶汤清澈不浑,香气丰富,滋味鲜爽。


留一滴水在碗里,就像把茶叶泡在桑拿房,下一泡准泡出闷味。


关于盖碗的倾斜角度,亲测倾斜75度角是最省力的,拇指扣盖钮,食指压碗沿,茶汤能瀑布般倾泻而出。


除此之外,沥干茶汤后你可能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。


沥干的盖碗余温会烘出茶香,掀盖的那刻,焦糖香混合着蜜香扑面而来,比任何香薰都治愈。


要掌握沥干茶汤这项技能其实并不难,只要出汤的时候用力抖一抖就行。


不放心的话,可以打开盖子看一眼,如果有残留的水渍,再甩一甩即可。


只要能喝到好喝的茶汤,相信这一定不算什么难事。




《9》


第七泡茶汤倾入冰鉴,琥珀色液体漫出白霜。


友人轻啜:“这红茶茶汤不仅香甜,竟还有一丝凉意!”


暮色中的茶案,盖碗蒸腾着最后一丝热气,与空调冷风在空中缠成螺旋。


其实真正的消暑之道,从不是逃避炎热,而是在滚烫中淬炼出属于自己的清凉方程式。


这七个泡茶步骤不仅只适合用于泡红茶,泡其它茶类也适用。

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希望各位都能在炎炎夏日泡出那一份让你心满意足的茶汤。
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
/   关于我们
合肥品茶
/   合肥夜生活
品茶工作室
品茶网
男士品茶
/   联系我们
地址:合肥
电话:3877018925 QQ
手机:3877018925 QQ
邮件:admin@admin.com
传真:010-88888888
二维码 扫一扫
Copyright © 2025 合肥品茶工作室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苏ICP12345678 XML 网站模板